1mm内窥镜辨析
Author:admin / Time:2025-07-31
1mm的内窥模组,和1mm的内窥镜总是容易被混淆,今天奥唯思将一文让你读懂:什么才是真正的1mm内窥镜
首先,我们常说的1mm尺寸,说的是内窥模组的尺寸,即封装好镜头后的尺寸。常用的1mm电子内窥镜模组,列举如下所示(如有遗漏请指出,部分非主流我主动bypass了):
-
-
OCHFA20:OCHFA10的升级版,封装稍微改了
-
MIM10C1:国产成都微光的1mm模组,Sensor为ISR160K
-
SV9196:国产锐睛微的1mm模组,据说镜头上有突破
以400*400分辨率为例,那目前就主要是OVM6946、MIM10C1、SV9196选型了,三个型号同窗视图,如下所示:
接着,那我们以典型的OVM6946为例,看看所谓的1mm是怎么回事:
如图所示,其中三个参数比较重要,分别是像素尺寸、感光面积,以及模组尺寸,而模组尺寸,手册中有描述,如下图所示:
即OV6946 Sensor的尺寸为1.05*1.05,而镜头与Die一样大,封装好后高度为2.226mm,这边有了1.05*1.05*2.226mm的OVM6946.
而这里的1mm,也是约等于1mm,实际上这三款400*400的内窥模组都比1mm要稍微大一点。
由于内窥是在体内、设备内等密闭狭小空间的成像,因此需要补光,那么,当1mm内窥模组封装上补光后,尺寸就不是1mm了。
典型的以OVM6946模组为例,通常我们会封装2→4个LED,这里以检查镜为例(暂不牵扯器械通道,这样更小),我们通常会并联4个0301的LED,如下所示,后加了钢管后的尺寸=2mm,而非1mm。
所以这就是误解的来源,通常传感器厂商宣传的是模组的尺寸,而用户关心的是终形态的尺寸(模组+LED),因此从1mm变成了2mm,这下终于可以解释清楚了。
如果想做的更小,则可以采用0101的LED(不光不足),那么OV6946带4灯+钢管的尺寸,可以压缩到1.8mm左右,如下所示:
所以,严格意义上讲,OV6946、MIM10C1、SV9196是1mm的内窥模组,而终产品形态的小头端,也需要1.8-2mm左右的尺寸。
如果对成本不敏感,或者对头端温度控制要求严格的客户,则会在模组的四周封装光纤的方式,由主板光线导光来完成补光,这种封装方式,以OVM6946为例,则可以小做到1.2mm左右(0.1+0.1+钢管)。光纤虽好,尺寸虽小,但也有问题,因此还得看产品的取舍,如下:
以400*400分辨率为例,如果客户非得要1mm的内窥镜(模组+补光)怎么办?那么不得不选择价格更贵,尺寸更小的OCHTA10模组,其相关参数如下:
针对OCHTA10的极限内窥镜尺寸封装,目前有三种办法:
业界号称0.65mm的TA10,封装光纤+钢管可以做到0.85mm,也即光纤+钢管=0.2mm。不过目前也就部分领域在用,比如乳腺、脑科、牙管等内窥领域,其他领域用不起。
这个就比较魔幻了,充分体现了中国人民的智慧,把OV的镜头磨小一点,再加上0101的灯,做到号称的1mm。但是这个想要产业化,还是有一定风险的,主要有如下3个问题:
2)其次,磨镜头过程中的震动+偏差,导致偏光,因此需要通过漏光瑕疵检测,来规避漏光风险
3)后,由于镜头被磨小了,LED也也能够容易漏光到LEN了
总之,OV选用0.65mmd镜头,不是无稽之谈,实际上我们也测试了磨损+LED后1mm的OCHTA10,显示效果确实不咋地。
除非Glass on wafer技术成熟量产,可以将更小的镜头直接长在Wafer上,否则我认为OCHTA10 + 0101的LED,是一种相对靠谱的方案——1.2mm,如下所示。
当然如果为了补光更充足,那就牺牲一点尺寸,可以采用0301的LED,则终可以做到1.4mm。
这就是我认知中的1mm内窥镜模组,希望已经讲清楚了,如有不到之处,欢迎在评论区侃侃。
1mm的内窥模组的ISP图像处理,是极具有挑战性的,也是具有医用价值的。我们也在接下来的研发中,将持续重点深入+突破1mm内窥模组的FPGA内窥解决方案,以期解决目前1mm内窥模组/镜子效果欠佳,延时较大的问题
链接:https://item.taobao.com/item.htm?ft=t&id=92289421083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