颠覆式创新—成都微光国产1mm FPGA内窥方案
作者:admin / 发表时间:2025-06-27
本文,主要针对国产成都微光1mm模组(MIM10C1),将详细介绍奥唯思FPGA内窥解码方案。
自成都微光发布ISR160K 1mm内窥Sensor以来,已将近过去1年。
与其他99%的国产1mm内窥模组方案不同的是,成都微光独树一帜,采用LVDS数字编码方式进行传输与通信,因此有效解决了2个问题:
-
采用LVDS数字编码,可以传输更远的举例(实测6-8米)
-
不需要OV426、OAH0428,降低了解码板端的成本
我们这里讲的1mm内窥模组,其实仅仅是模组的尺寸,1mm的内窥模组,与1mm的内窥镜在本质上是不一样的,内窥镜除了内窥模组,还需要LED/光纤、器械通道等。
-
ISR160K:成都微光1mm内窥传感器型号,即裸芯片
-
MIM10C1:成都微光1mm内窥模组型号,即封装了镜头后的模组
去年对外宣传,官方用的还是ISR160K;今年重新战略调整后,采用MIM10C1型号进行模组推广。关于MIM10C1的产品特性,如下图所示:
这里[敏感词]的亮点,就是MIM10C1内置了ADC,因此无需外部ADC(OV426、OAH0428)解码芯片。芯片背面,如下图所示,标配4个IO,方案模组焊线。
更多关于成都微光1mm内窥模组的介绍,可以看我之前的文章:
针对市场1mm内窥镜模组,截至目前仍然是OVM6946的天下。但随着国产化进程,以及对成本和供应链的不断追求,我们不得不再看看国产1mm内窥镜,下图是OV6946与MIM10C1的对比图(一个高瘦,一个矮胖,总体都在1mm左右):
官方给出了一个基于MIM10C1与OVM6946的对比图,如下所示:
备注:这里的ISR16K就是MIM10C1, OV6946其实是OVM6946
总而言之,从封钢管的焊线模组,两者都可以做到2mm尺寸,没有区别:
但如果是做成终的手柄,则镜子前端结构需要重新打印,毕竟尺寸不是完全一样的。
基于MIM10C1模组FPGA内窥解码方案的研发,从前期的模组驱动对接,到后面不断迭代FPGA内窥方案,我们已经前后投入了近1年的人力,今天,终于尘埃落定,推出VEP-002B型FPGA内窥解码板,只为MIM10C1模组。
经过了将近2年的持续投入,我们对医疗内窥的理解也越来越深刻,因此这次推出的VEP-002B,直接按照医疗安规的标准进行设计,并且针对传统USB AISC内窥方案,我们颠覆性的采用FPGA,重定义了架构,解决了目前客户寸步难行的问题。
后续会进行OV6946与IM10C1模组采集同屏双显测试对比,目前正在准备软件环境,敬请期待吧。
https://item.taobao.com/item.htm?ft=t&id=936841601708